各院系:
2016年暑假即将开始,为保障学生安全有序离校及暑假期间的安全,全面加强我校学工队伍建设,结合学校实际,现将2016年暑假相关学生工作安排如下:
一、做好放假前学生离校工作
1、学生离校前各班级对自己的教室卫生进行整理和打扫;并做好毕业班级区域的卫生清扫工作。督促学生关好门、窗、水、电开关、带走自己的贵重物品。
2、各院系要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的学习和生活,自觉遵守公共规范,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,不参与违法违纪活动。各院系、班级在假期期间组织学生外出活动要事先报学校有关部门批准。
3、做好在校学生与7月20日返校毕业生的离校动态监控,与家长及时联系学生到家的情况。
4、加强学生返校纪律教育。2015年暑假假期自7月14日(星期四)至8月27日(星期六),8月28日返校上晚自习。提醒教育学生假期结束后,要按时返校,因病因事不能按时返校的,需提前与所在院系、班级联系请假并确定返校时间。不按时返校而又未履行请假手续者,要严格按考勤和请假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4、暑假期间,学生因延迟离校申请住宿的,需履行相关审批手续。由学生本人向所在院系提交申请并经院系审核同意(因公滞留的学生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),报学校学生处审批,批准后方可留宿。留宿学生必须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,如遇突发事件,应及时向校园110(3821110)报警,并向院系学工科及辅导员报告。
二、开展暑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
1、各院系要高度重视,明确责任,多措并举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,组织开好本学期最后一个主题班会,加强学生遵纪守法和安全教育,尤其关注女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。
2、切实做好宿舍安全。因暑期学生公寓开展维修维护工作,教育学生在离开宿舍前做好宿舍卫生,检查宿舍安全情况,关好门窗,切断电源,并妥善保管电脑等贵重物品,宿舍内不要存放现金,注意防火、防盗。
3、要教育学生注意回家旅途中的人身、财物安全,强调交通安全,严禁乘坐无牌、无证车辆或夜间拼车回家,防止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,保证旅途安全。
4、强调假期安全,防止溺水、触电、失火、交通、外出旅游等意外事故发生,严禁学生未经家长同意结伴外出旅游。出行中不要到拥挤的人群中,防止发生踩踏事故。严禁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非法传销、宗教及邪教活动。
5、教育学生参加社会实践、勤工助学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,对于网络上发布的、校园内张贴的各类招聘信息以及各种中介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,提前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,科学分析、理性对待,不要被优厚的待遇所迷惑。
6、假期期间学生住院治疗要参照《高校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》(参见学生处网站)办理相关手续。
三、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家访调研工作
1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拓宽思想教育工作渠道,扎实开展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教工作,倡导辅导员班主任在2016年暑假期间开展家访调研工作。
2、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,重点为本院系建档确定的在学业、行为、经济及心理等方面存在发展困难需重点关注的学生。各院系应统筹安排并制定好工作计划,将其纳入本院系特殊群体学生帮教工作整体考虑,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,提高活动实效。
3、在一定数量实地走访的基础上,还可以采取就近组织小型座谈会,问卷调查或采取电话、网络等通讯方式更为广泛的覆盖和拓展调研范围和内容。
4、家访工作要尽可能就近就便。辅导员、班主任家访过程要注意安全,提高自身防护意识,防止发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事件。各院系应严明家访纪律,严禁辅导员利用家访,给被访学生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。
5、暑假结束后,辅导员、班主任要填写《家访登记表》和《家访情况统计表》,各院系要汇总活动开展情况并形成家访报告,附相关图文资料报送学生处。
四、征集学生工作论文
1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,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,结合我校实际,定于8月下旬在全校学工人员中开展学生工作论文征集活动。
2、论文要紧密结合我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际,以我校学生工作中的问题为导向,自主拟定方向和题目。
3、论文须未公开发表,遵守学术道德,符合学术规范(文章要有摘要、关键词、参考文献,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,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),严禁抄袭。所提交论文复制比在20%以内(含20%)的可以参加评选;复制比在30%以上(含30%)的将予以全校通报。
4、论文要有新意,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或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;内容丰富,结构严谨,文风朴实;字数3000字左右。
5、由专家评审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择优向《高校辅导员》等期刊推荐。
五、开展辅导员(班主任)暑期骨干培训暨学生教育管理研讨活动
详情请关注学生处网站《关于举办辅导员(班主任)暑期骨干培训暨学生教育管理研讨活动的通知》。
学生处
2016年7月11日